中文 | 英文 歡迎訪問羅威斯數(shù)控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官網(wǎng)

致力打造高速高精五軸數(shù)控加工中心服務全球企業(yè)超過1500家 打造數(shù)控加工中心領導品牌羅威斯科技

聯(lián)系電話:0512-57953678
13391385663

關鍵詞搜索: BA3525E 橋式五軸加工中心 全罩五軸加工中心 型材五軸加工中心

關于加工精度,這是我見過所有解釋中最專業(yè)的一篇文章了

10 2018-04
作者:luoweisi 瀏覽:
分享:

我們天天與加工打交道,也常常提及精度,但是你說的精度說對了嗎?或者說嚴謹嗎?讓我們跟深圳譽和鉆石工具來看看精度那些事兒吧!
加工精度是加工后零件表面的實際尺寸、形狀、位置與圖紙要求的理想幾何參數(shù)的符合程度!理想的幾何參數(shù),對尺寸而言,就是平均尺寸;對形狀而言,就是絕對的圓、圓柱、平面、錐面和直線等;對相互位置而言,就是絕對的平行、垂直、同軸、對稱等。

 


1、尺寸精度
加工后零件的實際尺寸與零件尺寸的公差帶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2、形狀精度
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實際幾何形狀與理想的幾何形狀的相符合程度。

3、位置精度
指加工后零件有關表面之間的實際位置精度差別。

4、相互關系
通常在設計機器零件及規(guī)定零件加工精度時,應注意將形狀誤差控制在位置公差內,位置誤差又應小于尺寸公差。即精密零件或零件重要表面,其形狀精度要求應高于位置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應高于尺寸精度要求。

金屬質感分割線
零件實際幾何參數(shù)與理想幾何參數(shù)的偏離數(shù)值稱為加工誤差。加工誤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的高低。誤差越大加工精度越低,誤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一、加工精度簡介
加工精度主要用于生產(chǎn)產(chǎn)品程度,加工精度與加工誤差都是評價加工表面幾何參數(shù)的術語。加工精度用公差等級衡量,等級值越小,其精度越高;加工誤差用數(shù)值表示,數(shù)值越大,其誤差越大。加工精度高,就是加工誤差小,反之亦然。
公差等級從IT01,IT0,IT1,IT2,IT3至IT18一共有20個,其中IT01表示的話該零件加工精度最高的,IT18表示的話該零件加工精度是最低的 ,一般上IT7、IT8是加工精度中等級別。

任何加工方法所得到的實際參數(shù)都不會絕對準確,從零件的功能看,只要加工誤差在零件圖要求的公差范圍內,就認為保證了加工精度。

準確度和精密度的區(qū)別:

1、準確度

指得到的測定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接近程度。測量的準確度高,是指系統(tǒng)誤差較小,這時測量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偏離真值較少,但數(shù)據(jù)分散的情況,即偶然誤差的大小不明確。

2、精密度

指使用同種備用樣品進行重復測定所得到的結果之間的重現(xiàn)性、一致性。有可能精密度高,但精確度是不準確的。例如,使用1mm的長度進行測定得到的三個結果分別為1.051mm、1.053、1.052,雖然它們的精密度高,但卻是不準確的。

準確度表示測量結果的正確性,精密度表示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和重現(xiàn)性,精密度是準確度的前提條件。

 

二、提高加工精度方法
01
對工藝系統(tǒng)進行調整
1)試切法調整

通過試切—測量尺寸—調整刀具的吃刀量—走刀切削—再試切,如此反復直至達到所需尺寸。此法生產(chǎn)效率低,主要用于單件小批生產(chǎn)。

2)調整法

通過預先調整好機床、夾具、工件和刀具的相對位置獲得所需尺寸。此法生產(chǎn)率高,主要用于大批大量生產(chǎn)。(歡迎關注微信:譽和鉆石刀具)

02
減小機床誤差
1)提高主軸部件的制造精度
應提高軸承的回轉精度 :

①選用高精度的滾動軸承;

②采用高精度的多油鍥動壓軸承;

③采用高精度的靜壓軸承,

應提高與軸承相配件的精度:

①提高箱體支撐孔、主軸軸頸的加工精度;

②提高與軸承相配合表面的加工精度;

③測量及調節(jié)相應件的徑向跳動范圍,使誤差補償或相抵消。

2)對滾動軸承適當預緊

①可消除間隙;

②增加軸承剛度;

③均化滾動體誤差。

03
減少傳動鏈傳動誤差
1)傳動件數(shù)少,傳動鏈短,傳動精度高;

2)采用降速傳動,是保證傳動精度的重要原則,且越接近末端的傳動副,其傳動比應越??;

3)末端件精度應高于其他傳動件。

04
減小刀具磨損
在刀具尺寸磨損達到急劇磨損階段前就必須重新磨刀

05
減小工藝系統(tǒng)的受力變形
1)提高系統(tǒng)剛度

①合理的結構設計

盡量減少連接面的數(shù)目;防止有局部低剛度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應合理選擇基礎件、支撐件的結構和截面形狀。

②提高連接表面的接觸剛度;提高機床部件中零件間結合面的質量;給機床部件以預加載荷;提高工件定位基準面的精度和減小它的表面粗糙度值。

③采用合理的裝夾和定位方式

2)減小載荷及其變化

①合理選擇刀具幾何參數(shù)和切削用量,以減小切削力;

②毛胚分組,盡量使調整中毛胚加工余量均勻。

三、影響加工精度因素
01
加工原理誤差
加工原理誤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刀刃輪廓或近似的傳動關系進行加工而產(chǎn)生的誤差。加工原理誤差多出現(xiàn)于螺紋、齒輪、復雜曲面加工中。

在加工中,一般采用近似加工,在理論誤差可以滿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來提高生產(chǎn)率和經(jīng)濟性。

02
調整誤差
機床的調整誤差是指由于調整不準確而產(chǎn)生的誤差。

03
機床誤差
機床誤差是指機床的制造誤差、安裝誤差和磨損。主要包括機床導軌導向誤差、機床主軸回轉誤差、機床傳動鏈的傳動誤差。(歡迎關注微信:譽和鉆石刀具)

04
工藝系統(tǒng)受力變形
工藝系統(tǒng)在切削力、夾緊力、重力和慣性力等作用下會產(chǎn)生變形,從而破壞了已調整好的工藝系統(tǒng)各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關系,導致加工誤差的產(chǎn)生,并影響加工過程的穩(wěn)定性。主要考慮機床變形、工件變形以及工藝系統(tǒng)的總變形。

05
夾緊力對加工精度的影響
工件裝夾時,由于工件剛度較低或夾緊力著力點不當,使工件產(chǎn)生相應的變形,造成的加工誤差。

06
機床傳動鏈的傳動誤差
機床傳動鏈的傳動誤差是指傳動鏈中首末兩端傳動元件之間的相對運動誤差。

四、測量加工精度方法
加工精度根據(jù)不同的加工精度內容以及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測量方法。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類方法:

01
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按是否直接測量被測參數(shù),可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直接測量:直接測量被測參數(shù)來獲得被測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較儀測量。

間接測量:測量與被測尺寸有關的幾何參數(shù),經(jīng)過計算獲得被測尺寸。

顯然,直接測量比較直觀,間接測量比較繁瑣。一般當被測尺寸或用直接測量達不到精度要求時,就不得不采用間接測量。

02
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
按量具量儀的讀數(shù)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測尺寸的數(shù)值,可分為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

絕對測量:讀數(shù)值直接表示被測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標卡尺測量。

相對測量:讀數(shù)值只表示被測尺寸相對于標準量的偏差。如用比較儀測量軸的直徑,需先用量塊調整好儀器的零位,然后進行測量,測得值是被側軸的直徑相對于量塊尺寸的差值,這就是相對測量。一般說來相對測量的精度比較高些,但測量比較麻煩。

03
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
按被測表面與量具量儀的測量頭是否接觸,分為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

接觸測量:測量頭與被接觸表面接觸,并有機械作用的測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測量零件。

非接觸測量:測量頭不與被測零件表面相接觸,非接觸測量可避免測量力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測量等。

04
單項測量和綜合測量
按一次測量參數(shù)的多少,分為單項測量和綜合測量

單項測量:對被測零件的每個參數(shù)分別單獨測量。

綜合測量:測量反映零件有關參數(shù)的綜合指標。如用工具顯微鏡測量螺紋時,可分別測量出螺紋實際中徑、牙型半角誤差和螺距累積誤差等。

綜合測量一般效率比較高,對保證零件的互換性更為可靠,常用于完工零件的檢驗。單項測量能分別確定每一參數(shù)的誤差,一般用于工藝分析、工序檢驗及被指定參數(shù)的測量。

05
主動測量和被動測量
按測量在加工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分為主動測量和被動測量
主動測量:工件在加工過程中進行測量,其結果直接用來控制零件的加工過程,從而及時防治廢品的產(chǎn)生。

被動測量:工件加工后進行的測量。此種測量只能判別加工件是否合格,僅限于發(fā)現(xiàn)并剔除廢品。

掃一掃微信二維碼

掃一掃微博二維碼